2022年,北海365最新房屋出租_365bet手机版中文_世界杯365bet卫生健康局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保障人民健康为中心,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积极推进“健康夹江”建设,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疫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取得显着成效。现就卫生健康工作报告如下:
一、2022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夯基础,建好支撑点,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聚焦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工作主线,围绕党史学习教育,成立100余人专项帮扶队,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发扬奋勇拼搏的精神。深化党风廉政建设,以解决作风纪律和“四风”方面突出问题为抓手,切实整治作风上的顽疾毒瘤。建立意识形态风险点台账,完善舆论引导和舆情疏导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群众关切问题。2022年,新发展党员6名、入党积极分子20名。
(二)重成效,瞄准发力点,全力做好疫情防控
一是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遭遇战。“5.11”疫情爆发后,我局迅速抽调1000余名医务人员投入防疫一线,果断启动3轮区域大规模核酸检测,为快速有效遏制疫情蔓延争取了时间、赢得了主动。同时紧急启用隔离场所5个、隔离房间512个,为全县防疫大局贡献了坚强力量。今年以来,多次圆满完成了支援新疆、成都、宜宾、内江、眉山、阿坝以及市内兄弟区县的疫情防控任务。
二是落实分类健康管理策略。今年以来,已累计排查管控境外人员122人、国内风险人员15002人,其中集中隔离2569人、居家隔离9612人。
三是加强应急处置能力建设。组建县级综合流调队伍11支99人,储备隔离场所13个1914间,建成PCR实验室4家,配备96通道核酸扩增仪21台,移动核酸检测车1台(1万管),完成核酸采样人员1598人、核酸检验人员168人岗前培训。
四是夯实医疗机构院感防控。强化落实“四项机制”和院感三级巡查制度,坚决防止院内交叉感染事件发生。截至目前,已对22家疫情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的医疗机构进行了依法依规处理。
五是全面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在现有接种服务的基础上,通过增加日常接种时间、增设临时接种点、流动接种队伍进村入户等方式优化接种服务,全力保障群众的接种需求,确保做好应接尽接。同时加强宣传动员,提高群众(特别是65岁以上老年人)接种疫苗的积极性,构建全社会的免疫屏障。目前,我县60—79岁老人第一剂次、全程接种、加强接种率分别为:95.38%、98.22%、94.32%;80岁以上老人第一剂次、全程接种、加强接种率分别为:97.24%、90.12%、88.78%。第一剂次和全程接种已完成市下指标,加强接种率全市排位第6。
六是全面提升医疗救治能力。全力做好医疗机构床位扩增准备工作,满足群众住院需求,全县医疗机构总编制床位数2157张,已采取科室调配、开展错峰输液、临时加床等措施临时扩容增加开放床位649张,全县目前可供使用床位达到2806,全县应急状态下尚可紧急扩容床位270张,使全县医疗救治床位达到3076张,以满足群众医疗救治需求。进一步提升重症救治能力,全县已有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设置有重症医学科,配置综合ICU床位34张,新生儿ICU床位10张,县级医院综合ICU床位已达到实际开放床位的4%以上,全县医疗机构已配备有创、无创呼吸机33台。组织医疗机构对医务人员全覆盖开展诊疗方案第九版培训,对外科、妇产科、五官科等医护人员全覆盖开展呼吸系统疾病诊疗培训,以满足目前医疗救治需求,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全力做好紧缺药品、医疗防护物资、医疗设备紧急采购工作,以保障医疗救治工作需求。
(三)强机制,找准主攻点,全力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一是持续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持续巩固取消药品和耗材加成改革成效,2022年县级公立医院共减少药品、耗材加成收入1122万元,直接让利于患者。督促县级医院完善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完善落实医院章程,提高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管理水平。完善公立医院内部管理制度,科学制定县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开展县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组织开展老年医疗护理服务、康复医疗服务试点工作。
二是大力开展行业作风建设。切实加大医疗服务中不良现象曝光和典型案件查处力度,严格执行“九不准”规定,贯彻落实《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置条例》,完善医疗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加强平安医院建设,进一步提高医疗机构安全防范能力,严厉打击涉医违法犯罪,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全县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全覆盖参加国家医院满意度第三方调查,力争全县患者和员工满意度明显提升。健全“三调解一保险”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机制,全县3家县级医院、7家镇卫生院、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家民营医院均与保险公司签订医疗责任险投保合同。2022年受理医疗纠纷投诉10起,目前已调解成功8起,另2起已引导依法依规解决。
三是加强综合监管和职业卫生监督力度。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持续开展医疗行业乱象整治,完成全县医疗机构接入三医监管平台建设工作,推进医疗废物在线监管平台接入工作。加大对卫生健康领域案件的查处力度,全年累计查处各类涉医违法案件21起,其中涉医案件12起,职业健康案件2起,消毒产品案件1起,公共卫生案件6起,已予以行政处罚21起,共计没收违法所得2.1409万元,罚款9.73万元。组织开展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结合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医疗行为信息监管平台加强对医疗服务的全程、动态、精准监管。督促企业履行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开展职业病防治宣传培训,增强劳动者自我保护意识和企业业主职业健康意识。开展粉尘和噪声危害专项整治工作、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工作,确定将35家陶瓷、建材企业纳入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工作,将分四年完成整治,今年已有8家企业完成整治任务。
四是全面提升基层中医服务质量。推进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依托我县名老中医陈光明在县中医医院建设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立中医医师联村帮扶工作机制,选派84名中医医师,驻点94个村卫生室,为基层群众提供中医药服务,同时指导村医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加强重点专科建设,县中医医院眼耳鼻喉科、骨伤科成功创建市级重点中医专科,新场镇中心卫生院、木城镇中心卫生院中医科拟创建四川省基层临床特色科室。争取中央补助资金12万元,用于基层卫生院中医馆设备购置。
五是夯实医疗卫生服务保障网。结合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在全县规划调整设置2个医疗次中心、4个镇中心卫生院、1个镇卫生院、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1个公立村卫生室、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规划木城镇、新场镇中心卫生院两个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正围绕2个医疗卫生次中心纳入专项债券资金包装项目,并积极争取中省资金支持。
六是稳步推进医共体实体化运行。加强医共体运行管理,与省市建立专科联盟8个,远程医疗协作网3个,2022年派出24人到全县8个基层单位开展对口支援和中医药服务,目前正在推进医共体信息化建设工作,夯实县镇村一体化管理,实行“五个统一”。
(四)抓规范,选准切入点,统筹推进健康夹江行动。
一是夯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坚持将新冠疫情防控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有机结合统筹推进,依托家庭医生团队,做实慢病、孕产妇、新生儿、严重精神障碍随访工作。针对65岁及以上老人、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人群,组建了74个县乡村三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在为全体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基础上,提供个性化及延伸医疗服务。其中脱贫户、计生特殊家庭成员、防止返贫监测群众等重点人群签约率100%。2022年市级基公绩效现场技术指导考核,名列乐山市第2名。
二是不断提高妇幼保健工作水平。稳步推进妇幼健康工作,强化母婴安全,全县高危孕妇管理546人,管理率100%,无孕产妇死亡,新生儿死亡2例。持续开展免费增补叶酸项目,完成目标人群增补叶酸知晓率达99.37%,叶酸服用率达到97.12%。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工作,全县共登记结婚1455人,参加婚检1424人,检查率97.86%,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1002对,产前筛查842人。新生儿四病筛查率98.82%,新生儿听力筛查率94.78%。
三是稳步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继续通过心理健康宣讲和“海棠心悦”为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开展心理健康服务。新冠疫情期间重点对5个隔离点500余名隔离点人员和木城封控区居民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通过心理服务热线和发放100余份心理健康宣传单,有效缓解疫情带来的心理压力,疫情后对各镇(街道)开展心理健康宣讲,消除新冠疫情心理后遗症。成立县级心理干预队伍,并开展培训和应急演练。对心理服务热线接线员进行业务培训,切实提高接线员的业务能力。在新一中建设心理健康宣传墙,积极对学生和家长开展心理健康宣传。在黄土镇打造标准华心理辅导室,高质量为群众提供心理健康服务。持续开通免费心理热线,今年已对998人次进行心理健康咨询服务。成立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指导中心为校外未成年人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目前已对15名未成年人住院治疗,为174名未成年人开展团体活动。规范管理严重精神障碍病,走访管控1710人,面访1627次,走访率100%。
(五)强服务,抓住结合点,惠民举措受益万千百姓。
一是突出“百日攻坚”专项行动。组织医疗健身志愿服务队前往乡镇、社区、学校、养老院等场所开展重点人群便民医疗服务、职业病防治、小学生碘缺乏病监测和健康体检等服务,服务人次达5000余人次;实施失能老年人“健康敲门行动”,组建66人的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开通健康咨询热线11条,为860名失能老人开展免费健康体检服务。
二是突出惠民便民医疗卫生服务。全县布置54个便民核酸检测点。组织各类义诊义检服务近40场次,服务人次近5000人次。完成65岁及以上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2.7万人,完成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筛查7791人。完成农村妇女免费“两癌”筛查4680人。为符合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政策的1485人发放特扶资金1502.586万元。
三是突出“一老一小”措施落地见效。积极探索医养结合,已吸引社会资本投资举办一所医养结合服务中心,规划设置医养结合床位800张。县内11家养老院均与二级以上医院签订了医养结合合作协议,由县级医院、镇卫生院定期上门开展医疗服务、疫情防控指导等服务工作。县内11家医疗机构开展适老化改造,配备无障碍设施,营造尊老敬老氛围,成功创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印发了《北海365最新房屋出租_365bet手机版中文_世界杯365bet老年医疗护理试点工作方案》,通过增加老年护理床位、加强老年医疗护理人员培训、增加老年医疗护理服务供给、丰富老年护理服务模式等方式推进老年医疗护理试点工作。积极推动“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措施落地见效,牵头起草印发了《北海365最新房屋出租_365bet手机版中文_世界杯365bet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实施方案(试行)》(夹府办发〔2022〕12号),同时制定了《北海365最新房屋出租_365bet手机版中文_世界杯365bet托育服务体系建设政策支持清单》。目前,全县0-3岁婴幼儿人口5900人,现有57个托育机构(含幼儿园托班)、1155个托位,每千人口拥有托位3.79个。已完成7个新增托育机构备案工作,初步形成了托育服务供给体系,备案成功率居全市第一。
二、存在主要问题
(一)医疗服务体系组织不平衡,公共卫生服务需进一步提升
当前,我县已初步形成以重大传染病、重大疾病防控为中心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但是,在人员技术储备、社会动员、信息收集、分析及发布、机构间分工管理协调、资源统筹调配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医疗机构承担公共卫生职能定位不明确,公共卫生机构、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不健全、缺乏联通共享,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合作不够、协同性不强,服务体系难以有效应对日益严重的慢性病高发等健康问题(2022年,全县60岁以上老年人8万人,高血压、糖尿病管理人数将接近3万人)。加之,基层公共卫生人员大部分由护理人员和老年医务人员及村卫生室人员兼任,存在技术能力较差、临聘人员不稳定等问题,致使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科学性、连续性、稳定性受到影响,特别是现场调查和应急处置能力亟待提高,距百姓需求甚远。
(二)基层医疗卫生基础薄弱,医共体建设需进一步深化
一是基层医疗卫生设施基础薄弱。基层医疗机构占地面积小,现有医疗流程布局不合理。二是医共体成员机构覆盖不充分。暂未将县妇计中心、一定规模的民营医院纳入医共体,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县域就诊率有待提高。三是财政保障力度不足。基层医院受自身条件所限,以及医保支付政策变化的影响,医疗收入增收不增利。
(三)爱国卫生运动组织优势和动员弱化
为推动创建国家卫生县城,从相关部门(单位)抽调9名工作人员组建了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办公室,由2名副县级领导统筹调度全县的爱国卫生运动工作。目前,县级创卫办撤销后,全县的爱国卫生工作交由卫健局爱卫办(挂靠在卫健局基卫防保股)负责,无法发挥有效的组织优势和动员优势,各镇(街道)、县级各部门、各单位的重视程度和配合度均不够,无法发挥爱国卫生工作在健康夹江建设中的独特作用。
三、2023年重点工作计划
(一)健全医疗救治工作体系,构建全社会免疫屏障
严格落实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防控要求,因时因势调整疫情防控监督策略和重点,推动从防感染向“保健康、防重症、防死亡”转变。强化二级以上医院重症医疗救治资源准备,积极做好新阶段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医疗救治工作,努力实现“压峰”转段,顺利渡过流行期。持续推进疫苗接种和药品保供,强化医共体牵头单位包保责任,加强对片区医疗机构的指导和培训,进一步提升医疗救治能力,坚决守住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推进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
推动县人民医院争创三级甲等医院,以建设全国民用核技术产业发展高地为契机,加快推进核医学科建设,稳步推进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建设,夯实县镇村一体化管理,启动妇女儿童医院建设,进一步提升妇产科、儿科疾病救治能力。鼓励医疗机构积极创建省市重点专科,鼓励符合条件的镇中心卫生院创建二级医院。积极争取医养结合项目,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医养结合机构。持续改善医疗服务,加强医疗行为监管,推进行风建设,提升就医满意度。
(三)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持续推进基层卫生机构中医康复科建设,积极支持社会力量兴办中医医疗机构。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发展中医康复技术。加强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加强中医药人才引进,支持县中医医院开展经典名方和中药大品种二次研发,支持自制中药制剂研发,中药非药物疗法创新应用。强化中医医师联村帮扶工作机制,持续开展中医医师驻点村卫生室提供中医药服务。加强中医药产业发展,推动中医药产业全产业链发展。
(四)深入推进健康夹江建设,稳步推进疾控二甲创建
继续发挥爱国卫生运动的组织动员优势,进一步丰富爱国卫生工作的内涵,推动从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向全面社会健康管理转变,建立覆盖各部门的健康促进协调和决策机制,深入实施健康夹江专项行动。扎实做好防控工作重心转变和防控措施优化完善,健全重大疾病医疗救治体系,构建分级分层分流传染病防治网络。建立健全“1+3+3+N”工作机制(每月通报机制、每季度督导机制、分组分片指导机制、不定期会商机制),探索艾滋病、血吸虫病、地方病等多病同防的综合性、连续性干预防治模式。稳步推进数字化门诊建设和5A门诊创建评审工作。稳步推进“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强化村卫生室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扎实开展慢病监测、城镇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相关工作,继续做好重大疾病因素监测、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等工作。
(五)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筑牢卫健事业发展根基
一是加大专业人才引进力度。根据我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力现状和工作实际,制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通过优化公招流程、带编制到高校选人、县招乡用等方式引进人才,符合县人才引进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享受县委人才引进的政策和财政资金补助。二是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以需求为导向,以医德、能力、业绩为重点的人才评价体系,让想干事、能干事、有担当的优秀管理人员有为进位,让讲政治、懂业务、善管理的干部逐步走上重要岗位。三是推动医疗机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打破现有医共体成员单位间的编制岗位限制,由医共体统筹使用,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动态的用人制度,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自主灵活的分配方式,实现医共体内人员正常流动,解决医共体牵头单位编制满员和基层单位空编缺人的问题,激发创新活力,为全县医疗单位发展提供新的生机。
(六)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不断优化“一老一小”健康服务,开展老年健康促进行动,推进失能老年人“健康敲门”行动。全面落实三孩生育政策和配套支持措施,大力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加强人口监测和形势研判。着力落实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支持政策,加强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的综合监督管理,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普惠托育服务。深入开展“暖心家园”关爱活动,做实做优扶助关怀工作。持续推进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特别扶助和计生特殊家庭住院护理补贴保险制度。推动出台县级《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实施方案》,将生育、养育、教育一体考虑,制定发放生育津贴、育儿补贴、保教补贴、购房补贴和优化服务保障等生育支持措施,释放生育潜能,保持适度生育水平。
(七)强化统筹项目力度,全力推进项目落地见效
加强与上级部门沟通汇报,通过地方专项债、中省预算内资金、行业专项资金等方式多渠道加强向上争取,同时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共同参与项目建设。针对“十四五”的储备项目,报经县委县政府同意后,积极开展前期工作,确保项目资金一旦下达,尽快开工建设。围绕县委县政府“十四五”工作目标,密切关注中省资金政策投向,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中医传承创新发展、医养结合、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积极对接上级部门,充分借助各方资源,策划和生成一批优质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