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10月28日在北海365最新房屋出租_365bet手机版中文_世界杯365bet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上
北海365最新房屋出租_365bet手机版中文_世界杯365bet人民政府县长 漆 宾
各位代表:
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查,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过去五年发展回顾
过去五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重大自然灾害影响,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决策部署,主动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较好地完成了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确定的目标任务,开创了夹江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五年来,我们坚定不移抓发展,综合实力显着增强。202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214.67亿元,年均增长7.6%,高于省市平均水平;规上工业增加值总量是2015年的1.5倍,年均增长10.34%;固定资产投资达154.2亿元,是2015年的1.45倍;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突破37.85亿元,年均增长5.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79亿元,年均增长8.6%;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9596元、20443元,均高于省市平均水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提高到69924元,是2015年的1.85倍。
五年来,我们全力以赴调结构,产业动能不断释放。围绕“1+4+3”目标体系,培育形成“核、瓷、纸、茶、新材料”五张产业名片,三次产业结构由14.3:55.2:30.5调整为16.5:48.2:35.3。工业发展提质增效。新增园区建成区面积2.5平方公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33家,总量居全市第一,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6.23个百分点,建成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中国(西部)岩板生产基地。农业发展优质高效。建成农业产业园区5个,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433个、家庭农场258家,新建高标准农田6.2万亩、高标准蔬菜基地21万亩,粮食总产量达55.98万吨,茶产业综合产值达63.6亿元,获评“全国茶叶百强县”“中国绿茶出口发展第一县”“全国蔬菜生产重点县”。文旅服务业上档升级。完成全国首批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电商网络交易额突破57亿元,是2015年的43.84倍,服务业增加值达75.75亿元,年均增长7.4%;东风堰—千佛岩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遗产览胜”“天福品茗”入选全国百条红色茶乡旅游精品线路,累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84.5亿元,是“十二五”末的2.76倍。
五年来,我们全域统筹夯基础,城乡面貌焕发新颜。城市品质不断提升。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双线推进,新建5平方公里滨江新区,改造棚户区12.7万平方米,新增城镇户籍人口5.4万人,城镇化率较2015年提高9.13个百分点,投用望峨楼、文体公园等一批城市标志性建筑。交通设施不断完善。投用乐山火车北站、乐夹大道、夹木路等一批重点交通项目,新改建县乡道路136.61公里,运行市际城际公交线路11条。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深入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15条县级以上主要河流全面达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由2016年的162天增加至2020年的306天,实现历史最好水平。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
五年来,我们坚持不懈促改革,发展活力持续迸发。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组建县行政审批局,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开通“川渝通办”专窗9个,创新组建镇街便民服务中心9个,市场主体首次突破2万个,较2015年增长165%。重点改革不断深化。圆满完成全省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试点,建制乡镇、村(社区)、村(居)民小组分别减少59%、61.5%、60.8%。完成国资公司优化重组,搭建“1+4+N”国企新架构,投用全省首家“普惠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招商引资成效显着。成功举办茶叶出口论坛、陶博会等展销活动,参加大型推介活动46次,招商签约连续3年超100亿元,累计签约487.05亿元。社会治理全面加强。实施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成功办结矛盾纠纷2808件。畅通“12345”心连心民意热线,受理群众反映问题21654件。
五年来,我们不遗余力惠民生,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实现5062户、14314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户人均收入较2015年提高3.25倍,获评省级脱贫攻坚工作先进县。社会保障不断加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6.75%、98%;累计发放救助金约1.66亿元,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2378.47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以内。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成功应对“8·18”特大洪灾等重大自然灾害,疫情防控取得阶段胜利,重点领域风险防范扎实有效,五年来全县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圆满收官,社会治安环境持续改善,连续两年入选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公共服务优质均衡。教育事业全面进步,投用英才小学、和谐幼儿园等基础设施,义务教育走在全市前列,高中教育实现新突破,职业教育迈向特色化,“三馆一站”实现免费错时延时开放。完成县人民医院迁建、县中医医院扩建,建成三乙医院2家。水利基础保障能力稳步提升,投用青衣水厂,加固江河堤防6.4公里,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水平全面跃升。成功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省级双拥模范县。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供销社、工商联、侨联等工作取得新进展,气象、邮政、档案、通信、消防、国防动员、地方志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五年来,我们持之以恒抓自身建设,行政效能提速增效。始终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扎实推进“五个政府”建设,办理人大代表建议511件、政协委员提案559件,办结率满意率基本满意率均达100%。持续过好紧日子,“三公”经费较2015年下降62.13%。严厉整治“四风”问题,累计查处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288个386人,完成重大项目审计8个,移送问题线索17个,扎实推进省委第六轮巡视反馈问题整改。深入推进政府法律顾问制度,落实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和备案管理机制,“七五”普法圆满收官。实施政府权责清单制度,主动公开政府信息6.5万余条,创办开播“政在直播”政民互动全媒体平台栏目89期。深入推进基层减负,政府系统发文减少30%、综合性会议缩减30%。
各位代表!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正确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委统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历届政府班子打下良好基础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支持监督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顽强拼搏的结果,也是社会各界广泛参与、鼎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干部群众,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向驻夹部队官兵、公安干警,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各界朋友,向所有关心支持夹江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时间记录奋斗,岁月镌刻辉煌。我们深切体会到:无论前进中困难有多大,坚持党的领导,用改革激发活力,用创新推动发展,始终是开创工作新局面的重要法宝;无论形势怎样变化,狠抓经济建设不放松,坚持高质量发展不动摇,始终是政府工作的主旋律;无论环境多么复杂,坚持千方百计上项目、引企业、增投入,立足资源优势走出一条符合县情的路子,始终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动力;无论什么时候,坚持人民至上,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抓好惠及群众的民生大事,始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面向未来,我们为民初心永远不变。
在取得发展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进程还存在一些困难和短板: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仍是主要矛盾;县域经济发展质量还不够高、总量还不够大、产业结构还不够优;民生领域短板较多,就业、教育、医疗服务水平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财政管理存在薄弱环节,收支矛盾依然突出;城乡建设和管理还有明显不足,生态环境有待持续优化;基层基础、作风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政府治理能力有待提高等。我们将直面矛盾、正视问题,用心、用力、用情把政府工作做得更好,绝不辜负全县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今后五年主要任务
今后五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随着“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深入实施,省委、省政府“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项拓展、全域开放”部署的纵深推进,市委、市政府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全省区域中心城市的全面布局,为夹江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县第十五次党代会为未来五年夹江经济社会发展描绘了蓝图,指明了方向,开启了建设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新征程。
未来五年的发展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紧扣全市“旅游兴市、产业强市”发展主线,以县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为统揽,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化改革开放创新,统筹发展和安全,大力弘扬敢为人先的夹江精神,一盘棋、一条心、一股劲,围绕“一个总目标、两个制高点、三个硬任务”,全面铺开社会主义现代化夹江建设新篇章。
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是:力争到2025年,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累计固定资产投资达91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15亿元,年均增长9%;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10亿元,年均增长5%;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突破5.5万元、3万元,年均分别增长7%、8%。市场主体总量突破3万家。单位GDP能源消耗、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全面达标。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在八个方面实现新跨越:
(一)全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牢牢把握历史性窗口期和战略性机遇期,优化承接平台,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发展质效显着提升。
构建高质量工业发展体系。实施制造业“双轮驱动”计划,力争到2025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500亿元。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制高点,全力推进民用核技术产业“一号工程”,打造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民用核技术产业示范基地,力争到2025年,新增规模以上民用核技术企业10家以上,民用核技术产业产值达100亿元以上。推进航空复材、高纯材料、稀土、石墨烯等产品研发、生产和制造,建成中国西部有显着影响力的先进材料特色产业基地。全力推进“西部瓷都”二次创业,按照“节能、降碳、提质、增效”原则,抓好“四名”创建工作,实施“退城入园2.0版本”行动,加快创建国家产业集群区域品牌示范区,建成全国建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力争到2025年,规模陶瓷企业总产值达380亿元以上。以创建国家级经开区为引领,深入实施经开区提档升级,建设“一区三园”现代工业园区,力争到2025年,经开区建成区面积突破10平方公里,园区主营业务收入突破300亿元,加快建成成都平原经济区先进制造业基地。
构建高质量农业发展体系。围绕做强“茶叶、蔬菜、中药材”三大产业,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以推进全国出口茶特色产业集群培育为目标,打造河西、河东两大茶产业带,实体化运行茶叶园区管委会,建成省级五星级出口茶现代农业园,进一步提升“中国绿茶出口发展第一县”知名度。充分挖掘果蔬、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资源禀赋,培育东风堰灌区蔬菜品牌,打造成都平原经济区重要蔬菜生产基地;打响夹江泽泻、石斛、黄花等特色产业“金字招牌”,争创泽泻中药材国家地理标志,力争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50个。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牢牢守住“粮猪”安全底线,力争到2025年,新增高标准农田8万亩。深化农业园区和市场主体培育行动,力争建成国家级、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各1个以上,培育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1家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70家以上。
构建高质量服务业发展体系。实施服务业倍增计划,提级发展传统服务业,提高服务全县、辐射周边、对接成渝地区的商贸服务功能,打造以县城为核心、以重点镇街为支撑、以社区网点为基础的商贸服务体系。提质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转变,依托成昆铁路大动脉,提升乐山火车北站交通枢纽功能,盘活提升吴场火车站货运吞吐周转能力,联动峨眉山燕岗火车编组站、青白江蓉欧铁路港,建成成都平原经济区重要物流集散中心;围绕乐夹峨同城化发展,积极引进装潢设计、包装、电商等一批生产性服务企业落户夹江,积极培育小商品、汽车、建材等专业交易市场。力争到2025年,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30家以上,服务业三产占比提高10个百分点左右。
构建高质量全域旅游发展体系。全面融入大峨眉旅游环线,全力打造乐山旅游第三极,积极创建天府旅游名县。深挖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东风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纸制作技艺、夹江年画丰富内涵,推进东风堰—千佛岩景区创5A,打造特色博物馆群落,改造提升水文化陈列馆,新建陶瓷、纸文化、核科普博物馆,新建国省市级研学基地20个;打造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界牌红色旅游景区,培育山地康养旅游新业态,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大力发展网红经济、月光经济,规划打造“夜游青衣江”“夜游东风堰”等旅游产品,强化旅游营销,提升服务水平,力争游客接待量年均增长15%以上。
(二)坚定不移狠抓项目建设。以培植优化税源为导向,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强化重点项目建设要素保障支撑,快速协调、统筹推进,保障好“十四五”期间重大项目有序实施。
千方百计储备生成项目。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总抓手,围绕传统优势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做深做实项目谋划储备,做大做优项目储备库,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做强项目投资主引擎,主动“走上去”“走出去”争取政策、项目、资金,力争更多项目进入国省市盘子,常年储备重大项目投资总额保持在500亿元以上。力争到2025年,到位各类财政资金年均增长5%以上,项目转化率达35%以上,完成项目投资1100亿元以上。
全力抓好项目建设攻坚。持续推进重大项目“挂图作战”和项目实施“五个一”机制,抓好水、电、气、资金、用地等要素保障,坚持项目走在投资前、资金跟着项目走、要素随着项目配、干部围着项目转,建立县镇两级领导包联制度,组建重点项目工作专班,优化项目联审服务。加快推进以同辐密封放射源项目为代表的14个民用核技术产业项目建设,以现代农业园区项目为代表的18个现代农业产业项目建设,以东风堰—千佛岩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为代表的18个文旅产业项目建设。
精准实施项目绩效评价。持续深化项目建设管理,推进项目建设高质量行动,实行项目和投资清单管理,建立项目招商引资清单、立项入库清单、用地等要素保障清单,完善项目调度、通报、考核、竣工决算等全过程监管机制。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支撑高质量发展,向亩均要效益、问投入要产出,集中、集约、集聚利用好土地资源,对不同区域、不同产业和不同影响力企业,明确差异化投入产出标准,以项目优化带动产业结构优化。
(三)科学统筹推进城乡建设。围绕乐夹峨同城化发展,完善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推动城乡面貌显着改善。
加速推进城市更新。强化规划引领,实施“拥江发展、景城融合、产城一体”城市发展战略,构建“大江大河穿城过、小桥流水处处景”城市景观。做精新城区,进一步提升打造滨江生态廊道和世遗公园,有序推进城南片区、杨柳片区和青衣江西岸片区综合开发,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青衣水城。做优老城区,实施世界灌溉遗产东风堰和龙头河活化利用工程,充分利用国家城市有机更新政策,梯次推进城区老旧小区改造,打造一批特色街区,突出亮水、亮山、亮文化,实现以水润城、以水兴城。力争到2025年,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大约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8个百分点左右。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持续提升城市防洪排涝排污能力,启动城市污水处理厂扩容,力争新改建城市污水管网约22公里、绿地约20万平方米、停车场约15个,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深入开展“践行十爱·德耀嘉州”行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全覆盖,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城市。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以共同富裕为出发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完善脱贫人口后续帮扶机制。明确镇街经济发展主攻方向,实施“一镇一业”培育计划和村集体经济壮大攻坚行动,确保全县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年增长10%以上,培育一批年收入达10万元以上的集体经济示范村,打造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2个以上,吸引更多农民就地就近就业,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实现共同富裕。做好乡村人才引进,发挥“新乡贤”引领作用,实施“农村家庭能人”培养计划,培育一批高素质农民。深化城乡环境秩序提升专项行动,深入推进六镇联创国卫,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接力战。深化农村“三块地”改革,健全土地流转规范管理制度和农村产权流转市场体系,力争盘活闲置宅基地3000亩。实施乡村振兴创建行动,规划建设2-3个田园综合体或农耕文化公园,加强村庄风貌引导和传统村落、民居、历史文化名村名镇申报力度,力争到2025年,建成省级先进乡镇3个、示范村15个,建成省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先进县。
加快城乡融合进程。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基础设施补短”行动,不断提升城乡居民生活品质。抢占交通区位制高点,完善高速、快速、国省干线、县乡道路布局,完成成乐高速扩容,争取开建彭山—夹江—峨眉山高速,力争到2025年,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46公里,打通夹江与眉山工业大道连接段,改造提升国省道路23公里以上;实施乡村公路联眉、联乐、联峨畅通行动,新改建县乡道路约56公里,镇、村公交通达率达100%,建成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推进百里茶产业环线、旅游环线改造建设,打造“一路一景”工程。持续推进城乡供水“一张网”建设,力争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8%以上;积极推进农村地区燃气发展,力争管网覆盖率达92%以上。全面提高农村地区供电可靠性,完成48个村整村电网改造。加快城乡信息化水平建设,补点4G基站约420个、建成5G基站约900个。
(四)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进一步解放思想,统筹推进改革创新,全力打通高质量发展的“中梗阻”,不断释放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活力。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聚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乐一体化发展,切实担负建设“民用核技术产业创新区块”重大使命。深化拓展与高校、科研院所战略合作,打造“政产学研军用”六位一体科研创新平台,全力支持同位素及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夹江分中心建设,建成全球最大、全国品类最齐全的医用同位素供应基地和全国规模最大、最先进的密封放射源生产基地,积极支持企业申报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力争到2025年,新增省、市级以上研发平台5个,落地转化重大科技成果2项以上。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力争到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10家和22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亿元。完善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办法,做优留才环境,让更多的高层次人才成为夹江“城市合伙人”。
不断扩大开放合作。抢抓新一轮东部产业转移机遇,充分发挥东西协作平台作用,推动县域经济社会更大范围、更深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合作。加快建设成乐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以建设民用核技术产业示范基地作为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加大产业融入发展力度,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承接成渝地区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制造业外迁和产业链配套等任务,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推动茶叶、陶瓷等出口。积极参加中国国际进出口博览会、国际投资暨全球采购会、西博会等经贸活动,宣传推广夹江优势资源、产业和项目。力争到2025年,累计招商签约500亿元以上。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完善国有企业改革顶层设计,健全国资国企经营管理机制,培育AA级主体信用评级企业1家。加快财税金融改革,构建全产业链金融服务新模式,力争到2025年,债券融资20亿元以上、存贷比58%以上;持续推进预算改革,集中财力做好“六稳”“六保”。推动“三医联动”改革,优化稳定乡村医生队伍,推进医疗机构向智慧型转型。加快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让要素更快向先进生产力集聚。完成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
(五)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生态文明建设显着进步。
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加快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向转化通道,强化“三线一单”环境管控体系约束,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严格执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同步推进县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长远发展。立足“一图一清单三线三布局”,做好省级第二轮乡村国土空间规划试点,完成“四项规划”编制,统筹划定“三条控制线”。建立环境和自然资源有偿使用、价格形成和生态补偿机制,健全能耗双控制度,合理配置能源资源,大幅提高利用效率。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对生态文明建设重大决策事项实行公示和听证,开展绿色生活创建活动,推进生态文明多元融资平台建设。
狠抓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打好污染防治“八大战役”,全力抓好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实施“提气”工程,推动重点行业大气污染深度治理,推动PM2.5和臭氧污染协同防控,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力争到2025年,PM2.5年平均浓度达35微克/立方米以下,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85%以上。实施“净水”工程,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深入落实长江十年禁捕工作,推进金牛河等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建设,实现重要河流水质稳定达标、水库水质持续改善。实施“固土”工程,保持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强化矿山治理修复,防治农村面源污染,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全面提升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农村秸秆综合利用率,力争到2025年,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85%、95%。实施“增绿”工程,严格贯彻林长制,持续推进“绿秀夹江”行动,加快巨桉林更替改造,力争到2025年,完成营造林1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2.95%以上。
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严格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坚决管控“两高”项目,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加快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压实企业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实施重点行业减污降碳、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努力摘掉“全省空气质量不达标县”帽子,建成省级生态文明县城。加快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大力推行高效生态循环种养模式,推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积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方式,发展公共交通和绿色建筑,让绿色低碳理念深入人心、形成风尚。
(六)营造良好社会发展环境。发展环境直接关乎县域竞争力和生产力,进一步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是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坚持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原则,深入实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政务服务联盟化”。健全营商环境评价体系,提升政务服务现代化和数字化水平,建成投用线上线下一体的市民中心和“智慧夹江”服务平台,促成政务服务事项全覆盖入驻,推动县级政务服务事项“一站办理,一地办理”,实现群众“只进一扇门,办成所有事”。全面推进“证照分离”“告知承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等改革,力争一般工程建设项目办结时限压缩至50个工作日内,加快推进镇村便民服务体系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
打造一流治理环境。推进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实现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建设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加强基层社会治理队伍建设,全覆盖构建网格化精准管理体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健全治安防控体系,实施楼长制,推动小区、楼宇自治。提升基层治理智能化水平,推动“雪亮工程”“天网工程”等融通互联。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深化城乡基层治理示范创建,打造一批省、市城乡基层治理典范,建设全省城乡基层治理现代化先进县。
打造一流安全环境。坚决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抓好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持续防范化解金融、房地产市场、地方政府性债务、道路交通等重点领域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底线。严格落实安全生产、食品安全党政同责要求,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保障网络和信息安全。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防范胜于救灾”理念,强化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严格落实“五个一”“12个100%”等要求,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毫不松懈抓好防汛抗旱、森林防灭火以及重大气象灾害防御等工作,确保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巩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持续开展“四项承诺”专项整治,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夹江”“法治夹江”。
(七)全力以赴增进民生福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构筑高质量发展的民生根本和社会稳定基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扎实办好民生实事。以政府的紧日子换取老百姓的好日子,聚焦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继续保持年民生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的70%以上,全力办好每年市下民生实事和县人大代表票决民生实事。推进区域性养老中心、失能老人照护中心、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等民生补短重点项目建设,力争五年民生项目投资达78亿元以上,努力在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等方面取得新进展。
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坚持“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落实国家“双减”政策,进一步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完成夹江中学综合楼新建、云吟职中迁建等项目,促进学前教育普惠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中教育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特色发展、特殊教育优质发展。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位置,推进疾病预防体系建设,健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响应机制,补齐重大疫情防控、传染病救治等短板,深入推进医共体建设,着力打造放射性医疗特色专科,争创国省市级重点专科,支持县人民医院创三甲医院,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深化“文化赋能乡村”行动,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办好全民健身夹江品牌,提高文体设施覆盖率,全力备战第十四届省运会。发展慈善事业,畅通社会各方面参与慈善和社会救助渠道。大力推进“百企兴百村”行动。统筹做好国防、人防、档案、侨联、工商联、保密、工会、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红十字会、新闻出版、地方志和民族宗教等工作。
不断强化社会保障。坚持把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健全就业需求调查和失业监测预警机制,不断拓宽就业渠道,大力开展特色工种培训,确保有劳动力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零容忍”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医保需求,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有效解决社保安置历史遗留问题,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力争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8%。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落实“三孩”支持政策,加快养老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坚持“房住不炒”,持续改善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加强公租房保障力度,让群众住有所居。落实退役军人保障政策。
(八)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牢记职责使命,切实增强履职能力,不断提高政府服务水平,提升行政效能。
始终坚持政治过硬。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扎实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始终做到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坚持以服务为己任、以服务得民心、以服务树形象,进一步提高“12345”心连心民意热线办结率,以看得见的变化回应群众期盼,确保为民服务事项件件有落实、事事有结果。
始终坚持担当作为。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精神,出实招、使实劲、求实效。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拿成果说话、以实绩交卷。坚持文不过夜、事不隔天,以“钉钉子”精神一桩桩、一件件抓好落实。持续推进基层减负,进一步精简各类文件、会议、活动。激励广大干部担当作为、奋发有为,构建说了就算、定了就干、干就干好和干部放手干、基层放心干、上下同心干的良好局面。
始终坚持依法行政。坚定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忠诚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深入实施“八五”普法,完善政府权责清单,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履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完善决策咨询、法律顾问等制度,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大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力度。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群众和舆论监督。持续办好“政在直播”政民互动全媒体平台栏目,健全政府新闻发布机制,深化政务公开。
始终坚持清正廉洁。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履行“一岗双责”,全力支持县纪委监委监督执纪问责,全面提升审计监督效能,强化政府投资项目、国资国企、公共资源交易等廉政风险点防控,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持之以恒纠治“四风”,严厉整肃行政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全面完成省委第六轮巡视和经济责任审计反馈问题整改。带头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
初心铸就伟业,使命引领未来。奋进“十四五”是一段新的接力赛和长征路,惟有实干才能把蓝图变为现实,惟有奋斗才能把愿景变为实景。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奋发有为,为加快建成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而努力奋斗!
名词解释
1.“1+4+N”国企新架构:“1”即以资本为纽带,围绕国有资本管理,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机制,组建1个县属国有投资集团公司—四川青衣投资(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青衣投资”),直属县国资委管理,集中履行投资人职责;“4”即在整合原有县属国企的基础上,由青衣投资组建4个二级子公司,负责各自领域的经营管理工作;“N”即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吸纳各镇街及其他集体经济组织,参与组建各类混合所有制企业,共同做大做强。
2.“三馆一站”:即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和乡镇基层文化站。
3.“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指推进成都“主干”引领带动,环成都经济圈和川南、川东北、攀西经济区“多支”竞相发展,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攀西经济区和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协同发展,构建区域发展新格局。
4.“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指突出南向、提升东向、深化西向、扩大北向,推进以立体交通为重点的开放大通道建设,打造高水平开放平台,形成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
5.“一个总目标,两个制高点,三个硬任务”:“一个总目标”即建设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两个制高点”即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制高点,抢占交通区位制高点;“三个硬任务”即加快建设乐山旅游第三极、加快建设成乐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加快建设成都平原经济区先进制造业基地。
6.“四名”创建:即在陶瓷产业领域以名品、名牌、名企、名人创建为主要抓手,全力推进“西部瓷都”二次创业。
7.“一区三园”:指夹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场先进材料产业园、吴场绿色建材产业园、木城民用核技术产业园。
8.项目实施“五个一”机制:即“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支队伍、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
9.“四个不摘”:指脱贫摘帽后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
10.“一镇一业”:即明确各镇经济发展主攻方向,支持新场镇发展先进材料产业;支持黄土镇打造有区域影响力的大宗建材交易结算中心;支持吴场镇发展高端陶瓷和物流产业;支持甘江镇、青衣街道发展高品质蔬菜、水果、中药材等种植业;支持马村镇发展以手工书画纸传承、展示为特色的文旅产业;支持木城镇发展民用核技术产业;支持华头镇发展山地康养旅游产业;支持漹城街道、青衣街道发展现代商贸服务业。
11.“三品一标”: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12.农村“三块地”改革:即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
13.“四好农村路”:即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
14.“六稳”“六保”:“六稳”指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六保”指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15.“三医联动”:即医保体制改革、卫生体制改革与药品流通体制改革联动。
16.“三线一单”:指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17.“一图一清单三线三布局”:“一图”即一张总平面布局图,将村(社区)建设规划布局和村(社区)土地利用规划布局统一绘制在一张规划图上,实现“两规合一”;“一清单”即将规划涉及的绿化、供水、污水、垃圾治理、道路建设、公共服务设施、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工程项目,形成一张行动计划配建项目清单,逐一罗列项目建设时间、标准;“三线”即耕地及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线、集中居住区边界线、产业发展用地控制线;“三布局”即基础与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自然保护与生态修复布局、历史传承与文化保护布局。
18.“四项规划”:指北海365最新房屋出租_365bet手机版中文_世界杯365bet国土空间总体规划、黄土镇等7个镇国土空间规划、村规划和园区规划。
19.“三条控制线”:指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
20.污染防治“八大战役”:指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饮用水水源地问题整治攻坚战、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散乱污”企业整治攻坚战。
21.“两高”项目:指高耗能、高排放项目,一般集中在煤电、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冶炼、建材六个行业。
22.“证照分离”:指营业执照和经营许可证“相对脱钩”,形成商事主体资格和经营资格相互分离、各自独立的证明体系。
23.“枫桥经验”:指上世纪60年代初,浙江诸暨市枫桥镇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创造的“依靠群众化解矛盾”经验,“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是“枫桥经验”的重要内涵。
24.“五个一”:即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切实把各项风险防范措施落实到第一操作者、第一工序、第一环节、第一岗位、第一车间。
25.“12个100%”:即山洪危险区、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巡查、转移安置责任人100%挂牌上墙;山洪危险区、地质灾害隐患点警示牌安装,逃生路线标识100%设置到位;避险明白卡、预防预报明白卡100%发放到位;紧急预警预报100%覆盖到位;隐患排查整治100%到位;停车场、供水供电、油库加油站安全到位100%保障;各级避险演练100%开展;应急抢险救灾物资100%储备到位;应急抢险救灾的队伍100%组建到位;防汛重点工程100%又好又快推进;划片包干、网格管理100%覆盖扎根到位;见人见事见地见物的领导责任落实达到100%。
26.“双减”政策:即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减轻校外培训负担。